中国青年网

书画院

首页 >> 书画要闻 >> 正文

文物在“说话” 历史“活”起来

发稿时间:2019-07-24 09:13: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文物在“说话” 历史“活”起来

  “红军精神让人崇敬,为了体验红七军的革命历程,这是我第三次来百色了。”7月7日,从广东湛江来的李东东随团参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粤东会馆、百色起义英雄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一路体验百色这片红土地上的烽火岁月、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等领导了威震八方的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成立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前身是‘右江革命文物馆’,1961年由张云逸提议成立。”百色起义纪念馆馆长黄台华介绍,1999年更名为“百色起义纪念馆”。10年间,百色起义纪念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1000多万人次。

  百色起义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梁宇介绍,纪念馆通过序厅、起义厅、英烈厅、功臣厅、小平厅等常设展,全面展示百色起义的历程和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色调灰黄的起义厅由“起义前夜”“起义胜利和根据地建设”“北上远征和坚持斗争”3个部分组成,展示邓小平、韦拔群等的革命风采和广大工人、农民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以及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成果,再现了伟大而艰苦的革命历程;小平厅分“六进壮乡”“不朽丰碑”两部分,展示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和亲切关怀壮乡人民的感人场景。

  在小平厅的一个透明文物展柜里,一根铜透头藤质马鞭静静地“躺着”。“邓小平在百色从事革命活动期间,马是主要交通工具,这是邓小平策马南疆用过的马鞭。”百色起义纪念馆文物科科长黄伟媛说,1930年秋,邓小平到百色市恩隆县林逢区视察工作时,因走得匆忙,将马鞭遗留在林逢区苏维埃政府饭堂里,炊事员黎爱廷把马鞭收了起来,没来得及归还,邓小平就北上了。

  敌人大举围剿根据地时,黎爱廷把马鞭藏在自家的砖墙夹缝中,后来敌人烧毁了他的房屋,马鞭却幸运地保留了下来。1958年,黎爱廷病逝前拿出马鞭交给家人并道出其来历,嘱咐家人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交还给“邓政委”。1961年,黎爱廷的家人将马鞭捐献给当时的右江革命文物馆。

  “大家下决心与敌拼死,夺得此秋收,才能维持明年的生活。”在起义厅泛黄的《韦拔群、韦士贤给士乙乡苏维埃政府的信》上,漂亮的毛笔书法引人注目。

  这是1931年9月16日韦拔群、韦士贤写给河池市东兰县士乙乡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上世纪60年代,百色起义纪念馆文物征集组赴东兰县乐里乡弄吉大队征集革命文物时,村民韦尚荣捐赠这件文物。1994年,这封信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

  这封指示信发出时,正值国民党桂系军阀对右江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围剿”失败、谋划第二次“围剿”之际。黄伟媛认为,从信函可以看出,当时韦拔群领导下的右江独立师已经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要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不能光靠红军主力,还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正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体现,说明红军在政治思想上和战略战术上已趋于成熟,这在当时复杂的斗争形势下十分可贵。

  《韦拔群、韦士贤给士乙乡苏维埃政府的信》、韦拔群等11位同志联名呼吁群众一致革命的《敬告同胞书》、张云逸大将服……目前,百色起义纪念馆藏品达到3978件。

  “这些珍贵的文物,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台华表示,今年3月,左右江片区入选全国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百色12个县(市、区)全部入列。与此同时,百色起义纪念园5A级旅游景区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百色市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将迎来新的时期。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我们要征集更多文物。”黄台华说,近年来,百色起义纪念馆文物征集工作队常年深入革命老区,拜访各地参与革命活动的老同志、走访百色和外省市各古旧市场征购文物。

  为了讲好文物故事,百色起义纪念馆着力培育《百色风雷》百色起义历史课堂,走进学校、社区、部队,以讲故事、朗诵、山歌演唱及舞蹈表演等方式,把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呈现于群众眼前。2015年以来,这个历史课堂被列入百色市委党校教学培训班特色课程,截至目前,共教学展演100多场次,受到学员们广泛好评,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当年革命的艰难无法想象,革命前辈意志何等坚强,今天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李东东感叹道,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幸福,理当倍加珍惜、奋发图强,为建设美好家园和伟大祖国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田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