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书画院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

发稿时间:2018-08-21 10:56:00 来源: 美术报

  诸闻韵、潘天寿为吴昌硕作八十寿像轴 1923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原标题: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

  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于8月16日在浙博武林馆区3楼书画厅正式对外开放,吴昌硕与其“朋友圈”的书艺往来,或可为管窥吴昌硕其人其艺提供另一种视角。展览将至10月7日。

  吴昌硕,从苦于生计的乡村秀才到领衔海上的艺坛耆宿,其一生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而至民国,游学、游宦、游艺的足迹辗转湖州、杭州、嘉兴、苏州、上海等地,更曾远赴京津、北上山海关。吴昌硕中年时作有《怀人诗》、《十二友诗》,记其青壮年时代的好友知己,又回忆生平交游。记与己有金石交谊者,结集为《石交录》,师友之谊对其艺术成长、成熟所产生的影响在其人生阅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他的友朋中,有着诸多声名显赫的积学大儒、高官大吏、收藏世家和工商巨子,也多狷介清寒的畸人墨客、在时代的潮流中安身立命并寻求突破的职业画人。

  吴昌硕的父亲吴辛甲是咸丰辛亥举人,善诗,亦喜篆刻,吴昌硕正是从他那里得到了为学为艺的最初启蒙。然而,吴昌硕在《石交录》中,称自己“出海宁潘先生门”,正是在潘喜陶的敦促下,吴昌硕补考因战乱而终止的庚申(1860年)科院试,得中秀才,并以从潘喜陶习画梅作为其涉足绘画的开端。1869年,26岁的吴昌硕首度赴杭,求学诂经精舍,从名儒俞樾学习小学及辞章,在诂经精舍的这段治学经历,对他于金石学的理解和篆刻书法的探索具有重要影响。曾与施浴升同窗杭州诂经精舍,故吴昌硕称施浴升与自己的关系“在师友之间”。

  1872年,29岁的吴昌硕初次赴沪,结识了书画家高邕和其时海上画坛的领袖人物胡公寿。以印人起步的吴昌硕,在青年时代于湖州、杭州等地的游历中就开始了对金石碑版文字的研习,他曾于1875年寄寓湖州收藏家陆心源潜园,及至中年留居苏州,更借助印艺得以与一批江南学术、收藏圈中的显赫世家相交,其中如吴云,因藏有各种旧拓《兰亭序》二百多本,故名其室为“二百兰亭斋”。

  结识虞山诗人沈石友,以及潘祖荫、杨岘、任伯年,等等,自1880年代开始,到1912年正式定居上海,在近30年的时间里,吴昌硕在往来苏、沪的双城生活中度过了他的壮年时代。1913年,在王震的盛邀下,吴昌硕搬入北山西路吉庆里923号。在成就艺术巅峰的晚年岁月,吴昌硕与王震成为了情同父子的忘年至交。除此,他还与学识宏博,并以融合碑帖的行草书开一代宗风的沈曾植颇多艺文往还,与时称词坛宗匠的朱祖谋,诗、书兼备的郑孝胥更为密友,另与陈三立、曾熙、李瑞清等也多有交集。他们的诗文唱和、印篆题跋、书画酬答和往来书札,承载着彼此间的契合提挈与相互砥砺,也折射出晚清至民国这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社会、艺术思潮的传承与新变。

责任编辑: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