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书画院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下南洋》 ,海上古丝路的历史瞬间

发稿时间:2018-10-08 08:07:00 来源: 中国艺术报

  原标题:下南洋(油画) 谢麟

  下南洋(油画) 谢麟

  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不是图解历史事件,而是在解读、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重构历史事件的情景,以历史事件的一个切面来表现整个事件在视觉感知上的“全貌” ,再现这个事件,并表达它的内涵和历史意义。这就给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很多历史事件发生在过去,可寻找的历史依据、特别是图像资料很少,有些甚至没有,这要求作者“创造” 、再现历史,这对作者的历史观、审美观、综合文化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但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宏大叙事和再现历史的艺术魅力,一直吸引着画家去探索和实践。

  2017年4月,我承担了“广西文明史重大题材创作项目”中的《下南洋》选题的创作任务,计划于今年7月完成。广西合浦是我国海上古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可追溯到汉代以前,鼎盛于西汉。广西毗邻东南亚,北部湾一直发挥其在海上丝路的重要作用,除了贸易,在历代都有广西人到东南亚谋生,特别是在19世纪下半叶,大批广西人到东南亚做劳工或开垦,形成了一波“下南洋”的高潮。这是海上古丝路在近代的一个特殊现象,这些背井离乡的华侨都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现代历史背影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对这个题材有很大的兴趣,一是2015年7月,我们曾与合浦县联合举办了“ ‘一带一路’耀南珠” ——全国美术名家走进海上古丝路始发港合浦采风活动,对合浦海上古丝路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出生在广西最大的侨乡容县,对“下南洋”的华侨有特殊的情感;还有近年我多次到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与当地的华侨,特别是广西籍华侨有所接触,对他们的经历有所了解。但能否完成好创作,对我来说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可参考的图片资料不多,同时创作时间短,而我希望通过这次创作,在再现历史事件的同时,表达我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我希望创造一个以美术形式体现的、有人文情怀的历史瞬间,使“下南洋”这个历史事件定格在历史情境和当代的审美判断中。

  草图创作中碰到的最大难题是选择什么情节表现“下南洋”这个大事件。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大迁徙——“闯关东”和“下南洋” ,“闯关东”是到东北垦荒,“下南洋”是出洋开垦,“闯”和“下”都体现了一种“开拓”精神,这也是我构思《下南洋》主题的核心。因此,带有强烈驱动感的“下” ,成为构图和选择情节的依据,最后我选定劳工和侨民在码头上船时的情节作为表现内容。当时不管是被“卖猪仔”的劳工,还是“下南洋”开垦“讨生活”的侨民,都是带着一种希望去南洋的,这种背井离乡、出洋谋生的选择,除了生活所迫,同时体现了一种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构图上,一要表现“下”的意思,人物的数量及组合要体现这种“动势” ;二要表现码头、船;三要呈现出时代感——清代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四要有一种历史感,画面要有老照片的感觉,同时要有视觉冲击力。

  当年东南亚各国较落后,华侨吃苦耐劳,对开垦土地、发展农业、橡胶业、开矿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这些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表现时,我以劳工从码头上船“下南洋”的情节表现内容,人物形成“群体”形态,表现当时“下南洋”的人潮;人物组合、动态、表情,要表现出一种离乡背井的伤感、迷茫和对未来“讨生活”的希望,同时体现广西人勇于开拓的精神。画面要呈现当时历史的氛围,要从“不畏艰辛、开拓、创业”的精神状态去表现人物面貌,把“下南洋”历史事件的积极意义体现出来,人物造型要表现广西人的特征,生活道具要有南方特色,凸显地域特点。

  在画面处理上,我尽量接近生活,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不用舞台式的戏剧造型表现,不夸张做作,尽量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历史画的创作,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历史观,有些画家更强调自己的主观情绪,而我更希望尊重历史、接近历史,营造时代空间的特定性,以历史的眼光判断和反映历史事件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个人对历史的观念认识和感受尽量隐藏在画面的构成因素里,最后画面表达出来的应该是历史事件的“真实”呈现。

  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创作, 《下南洋》如期完成。通过《下南洋》的创作,我体会到以美术形式表现重大历史事件是美术创作的一个文化使命,因为绘画的艺术特征使其比其它艺术形式在表现历史事件时,能更直接、视觉感染力更强地再现历史事件的情景,并把这情景定格在特定的历史空间里,成为永恒的图像。(来源: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