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销工艺品装饰艺术
发稿时间:2019-11-18 08:40:00 来源: 美术报
原标题:中国外销工艺品装饰艺术
展览现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个富强、文明、自由、平等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新一轮的“国潮”正在悄然兴起。为此,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联合全国8家博物馆、3家社会单位与部分个人藏家,于近日特别推出“海市蜃楼·17至20世纪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展”,展现300年前的“中国制造”及其深远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使得欧洲人为一个美丽富庶、文化兴盛的崭新世界所倾倒,对“东方神话”的向往推动了地理大发现,从而改变了世界的形状。亚洲成为所有远航船队的最终目的地,希望从海上亲近远东和它神话式的财富。17世纪以来中西之间直接、大规模的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时代的开端,“中国的世界”开始向“世界的中国”转变。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到了17世纪,在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外销品的基础上,中国的装饰工艺品进入西方社会,如漆器、扇子、绘画等等。这些工艺品特色鲜明融中西方元素为一体,备受西方上流社会的喜爱。
堪称最早的“MIX混搭风”
此次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的200余件/套精美藏品,涵盖所有外销工艺品种类,其中110件/套来自联合办展的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机构与个人收藏,其余89件/套均来自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藏(89件/套中,41件为首次展出)。
工艺品种类如瓷器、漆器、金银器、丝织品、牙雕、木雕,以及日用品、服装、摆件、版画、油画等,一应俱全;竹叶纹·匹诺曹像酒瓶,英国沃特豪斯家族徽章·刀马人图·瓷盘,庭院人物图·美人鱼像·花盆等等,中西混搭在外销工艺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满雕、高浮雕、透空圆雕、描金、银累丝、银鎏金、烧珐琅等精美的工艺,令人目不暇接;被20世纪美国石油大亨所大量收藏而得名的洛克菲勒瓷、名画中频繁出现的田园狩猎图·潘趣碗等等,奢华而雅致,得到了收藏家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源起:神秘的东方与远航的船队”、“流变:文人雅趣、中国情调、来样定制、兼收并蓄”、“幻想”与“+-×÷”(加减乘除),从中国外销装饰艺术的历史背景、图像史、文化影响到当代演绎,以外销工艺品上的图像为主要展示路径,诠释不同文化交流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杂糅状态。策展人许潇笑表示,“海市蜃楼”表达的并非是某种文化或是历史的虚幻,而是希望成为一位“侧写师”,从一个侧面投射出17至20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记者发现,在最后的主题单元,展厅被布置得流光溢彩,中国外销装饰艺术中的“图式”得到了当代设计师的重新演绎。外销装饰艺术的驱动力,在于对异域的想象,这种想象使得商品在设计过程中,未完全遵循各自文化中已有的定式,而是以一种“加减乘除”的形式进行了重新构建。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8日。
一部中国外销装饰艺术中的图像史
与追求直观真实、坦诚热烈的西方艺术理念不同,作为中国古典艺术正统的文人审美,侧重主体的心理体验;用抽象的意境情怀,秉持“美”与“善”互通的理念,注重精神寄托、讲究平淡天真,以行塑造人格、独善其身的修养之道。“文人雅趣”展区让大家见识了前人非同一般的审美趣味。
为满足西方对神秘东方的神往与中国趣味的赏玩,大量外销工艺品上都装饰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包括人物、建筑、自然环境、服装、生活方式以及风俗民情,“中国情调”一览无余。这些图样纹饰集合生成的“图像中国”成为那个时期西方人了解中国、想象中国的主要来源,也投射出他们心目中那个理想国度的样子。同时,为适应批量化的生产,外销工艺品上的大量图像逐渐形成了“程式化”的特征,出现了如“满大人”、庭院雅集、楼阁山水等一些独属于外销装饰工艺的图像类型——它们既不是真实中国的再现,也不是中国古典审美理念的反映,而是中西物质与文化交流中“对他者想象”的一种视觉表达。
1635年,荷兰商人第一次把欧洲市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宽边午餐碟、水罐、芥末瓶等,制成木制模型,带到广州,请中国的瓷匠们模仿生产。“来样定制”成为外销品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品类。18至19世纪,中国外销史发展至繁盛,通过订货图样,大量反映西方社会与文化的视觉材料传入中国,从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到欧洲的风土人情、居室时装、交通工具,种类繁多。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讲究明暗、立体、真实的艺术技法。
渐渐地,促使外销工艺品中生成了一类独特的“混搭”风格,兼收并蓄又各有精彩。外销工艺品作为不同物质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混搭”成为其中十分特别的现象:中西图像元素同时出现在一件物品上,各种工艺、造型与构图手法不分界别,不同的视觉表现与艺术风格相互交杂。
文化身份的认知与构建
在物质上真实存在
与古代丝绸之路不同,以海上贸易为主的中西贸易中,除了传统的外销原材料如丝绸、茶叶外,大量的装饰工艺品通过各种消费途径进入西方社会——批发商、船长和商人们,为转售或是自己、家人、朋友购买各类精美别致、富于中国情调的工艺品,瓷器、漆器、牙雕、扇子、伞、银器、纺织品、绘画等等,或作为礼物,或用于装饰他们在西方以及东方的住宅。
这样一个以贸易所引导的物质交流所生发出的艺术交流,呈现出一种“以图为先、以工取胜,夸张繁复及绚丽华彩”的特征,并在不同图像系统流变、融合以及批量生产加工中“程式化”,形成了外销装饰艺术所特有的系列图式。这些在特殊经济与文化语境中制造出来的图式反映了17至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显著特征,成为中西对不同文化身份认知与构建的图证与物证。
“中国热”与“中国风”
随着大量中国工艺品输入欧洲,为欧洲的王室、贵族及富有阶层所钟爱,由此掀起了一场围绕家具装饰、园林设计、日常生活用品与装饰等诸多领域的“中国热”,并引发了欧洲社会对中国知识的追求和对中国生活方式的模仿,体现在当时的欧洲设计和装饰艺术领域里出现了中国人物、风景等题材元素,在色彩配置、构图形式上,也部分地融入了东方的视觉艺术特色——这就是“中国风”,是17至19世纪在“中国热”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西方艺术风格,部分还体现出与当时流行的洛可可艺术水乳交融的特征。
“中国风”作为一种在外销装饰艺术中形成发展的西方艺术风格,也在贸易交流中反过来对中国外销品的视觉风格产生了影响——在外销这个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不同图像系统之间碰撞、分类、流变、融合,里面有吸收、模仿、误读乃至可能的曲解,呈现出一种文化重叠交叉和再译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杂糅状态。
(通讯员许潇笑,整理厉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