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书画院

首页 >> 作品赏析 >> 正文

《父亲》

发稿时间:2018-09-05 15:11: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父亲

  父亲(油画) 216×152厘米 1980年 罗中立 中国美术馆藏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逐渐宽松的政治氛围和文化环境为中国油画的革命现实主义语境中新空间的开辟提供了可能。革命现实主义是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是现实主义服务于革命任务的具体实践。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发端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逐渐形成,提倡关注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和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20世纪初,现实主义被引入了中国,其真实的艺术表现和朴素的人文情怀,很快激起了人们的共鸣,迅速发展壮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贡献了重要力量,这种类型的艺术创作也被称为革命现实主义作品。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革命现实主义关注的层面与最初的定义已有所偏离而面临着困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宣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艺术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怀着对生活的虔诚与热爱,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了油画作品《父亲》。

  《父亲》描绘的是一位在烈日下端着瓷碗准备喝水的农民形象。作者采用照相写实的油画技法,在216×152厘米的画布上尽可能地表现了他所了解的农民的全部特质,并通过放大细部的方法增强艺术感染力。画面中的农民饱经沧桑,黝黑而粗糙的面庞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眉弓上的汗珠、干裂的嘴唇、有着厚厚老茧的拇指、用布包裹着的手上的伤口以及带有些许裂纹的瓷碗等,无不书写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这幅“纪念碑式的肖像”创作完成后,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其打动观众的,不仅仅是作者采用了在当时看来相对比较新颖的照相写实主义表现手法,巨大的画幅以及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罗中立用传统领袖像才会使用的大型尺幅来刻画一位普通的农民,这在中国油画史上是前所未见的。这种对传统礼制等级的僭越,不仅引起了美术界的轰动,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恩格斯曾说:“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本身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在《父亲》这幅作品中,作者将自己的真情融入画笔,既描绘出了人物的外在形象,又表现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个画面真诚朴实而富有温情。罗中立曾经这样阐释《父亲》:“我在‘文革’结束后画了这件作品,突破苏式写实而用了西方照像写实法,采用与主席像完全相同的尺寸,当时要表达的是一个民族对过去历史的反省:一个疯狂的时代结束了,一个神话结束了,现实又活生生地回到了眼前。”

  关于《父亲》创作的构思,罗中立曾说是从看到一位守粪的农民后开始的。“那是1975年的除夕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我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农民,早晨我就注意到他在雪水中僵直的动态。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神情麻木、呆滞,嘴里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待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老人在寒风中的孤独、寒冷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的坚守与顽强深深地触动了他,当时就决定要创作一件大尺幅的农民题材的油画。

  罗中立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那一年他考入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从大学时代开始,罗中立就将自己的创作题材聚焦于“乡土”。几十年来,他坚持深入乡村考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积累素材,创作了许多打动人心的作品。除了《父亲》这幅为我们所熟知的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的作品之外,还有《故乡》《金秋》《荷花池》等。罗中立曾说:“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乡土题材值得我用一生去创作。”无论如何,都是来自于画家本身对生活的感触。他的作品与生活一样,朴实、厚重、耐人寻味。《父亲》这幅作品,既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典范。《父亲》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熊真